图: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20日揭牌,几名学生在镜头前开心合影。/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20日,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揭牌,东莞首家港澳子弟学校正式诞生。作为以“港澳特色”为定位的学校,该校以“IB+港澳融创课程+HKDSE或港澳台联考”为学校课程体系,提供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15年一贯制教育安排。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学位很抢手。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暨东莞伊顿教育集团董事长董旭原告诉大公报,学校首届将招收450名学生,目前已经收到了360多人报名。他表示,由于香港疫情反复,学生经常上网课的缘故,报名港生中有接近两成是从香港的中学转学到该校。/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东莞报道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港人越来越多。在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揭牌仪式上,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副厅长朱超华表示,广东省教育厅和香港教育局、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通力协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举办者设立港澳子弟学校。
暨大参建 聘用港澳师资
他表示,港澳子弟学校会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使用与港澳中小学基本一致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聘用港澳师资,探索三地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的模式。
对于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成立,朱超华称,这将为定居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子女提供更多就读选择,学校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上的优势,探索三地教育发展新模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符合大湾区发展需要的新生力量。
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由东莞伊顿教育集团与暨南大学、香港维港教育集团三方创办。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表示,暨南大学现有8000多名港澳在校生,10万馀名港澳校友,是坚定支持“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他希望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借鉴成功经验,致力将学校打造成为粤港澳基础教育合作的标杆。
记者了解到,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前身是东莞伊顿国际学校,是一所提供涵盖学前、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非盈利性质的国际学校。学校以“暨大本色、湾区底色、港澳特色”为发展定位,以香港课程为核心,以国民教育为基础,以IB课程理念为指导,以“IB+港澳融创课程+HKDSE或港澳台联考”为学校课程体系,营造多元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内地+香港+海外”多元升学通道。
IB课程接驳DSE及联考
“目前我们接收到360多名学生报名,分布在初中、高中比较多,而幼儿园目前收到60多名学生报名。”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理事长暨东莞伊顿教育集团董事长董旭原表示,从咨询和报名情况来看,报名的香港学生多数打算从香港转学过来,比例约占20%。他表示,由于疫情原因,香港普遍上网课,很多家长都觉得网课效果并不好。“教育和学习都需要有老师和学生的当面交流和互动,这是部分港生转校的重要原因。”
董旭原介绍,还有部分香港学生是从东莞当地的国际学校和民办学校转学而来。“东莞港澳子弟学校学费也没有国际学校高昂,教育成本费用一年大概不到10万元人民币左右。加上学校可衔接香港课程,让原先在国际学校和民办学校就读的港生多了新选择。”
相关内容本文由天富注册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nathac.org/news/1477.html